根据美国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库)2013年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校材料科学和工程学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进入世界前1%行列,成为继物理、化学之后,我校第三和第四个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此次进入全球前1%的四个学科中,化学学科排名从2011年的466位跃升到2012年的415位,成为我校首个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0.5%行列的学科。
美国ESI统计数据显示,我校近十年来共发表SCI论文4553篇,总引用次数35082,篇均被引频次7.71,在全球排名前1%的5132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082位;物理学科近十年来共发表SCI论文总数1284篇,总引用次数11963,篇均被引频次9.32,在进入ESI排名前1%的 744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447位;化学学科近十年来共发表SCI论文总数1729篇,总引用次数13787,篇均被引频次7.97,在进入ESI排名前1%的 1082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415位;材料科学近十年来共发表SCI论文总数224篇,总引用次数2587,篇均被引频次11.55,在进入ESI排名前1%的 71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557位,数据显示化学学院、物理学院对其具有显著贡献;工程学近十年来共发表SCI论文总数191篇,总引用次数1859,篇均被引频次9.73,在进入ESI排名前1%的 1267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859位。这些数据反映出我校4个学科已经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也标志着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新突破。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 基本科学指标,简称 ESI) 是美国汤森路透集团推出的分析评价工具,它根据期刊的论文发表数和引文数据,探究科研绩效统计和科学 / 学科发展趋势的数据,提供对科学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排名的数据,是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以学科专业领域为单元,以10年为1个周期对全球所有大学及科研机构的 SCI 、 SSCI 论文及被引情况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给出排名进入全球前 1% 的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排序,数据每 2 个月公布 1 次。国内“ 985 ”及“ 211 ”高校均把 ESI 指标作为衡量学校学科专业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部和财政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将牵头单位和主要参加单位依托主体学科是否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作为申报“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求。
ESI 数据库根据学科发展特点覆盖了22 个学科专业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经济学与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等等,但这些学科专业领域内涵与我国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学科专业不完全对映,例如工程学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核能源、电气与电子工程、土木工程、水资源和供应、交通和市政工程、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数学、数学建模等等等,它是以论文发表的期刊来分类,同时同一期刊可被划分在多个学科专业领域,例如我校有相当化学、物理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同时也被归为工程学。